宣 传 册
什么是"养老诈骗":养老诈骗主要是指以投资"养老项目"、销售"养老产品"、宣称"以房养老"等为名实施诈骗、集资诈骗、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组织领导传销活动、合同诈骗等侵害老年人财产权益的各类违法犯罪行为。 什么是"以房养老诈骗":诈骗分子打着以房养老旗号,在社区等老年人较多场所,通过免费体检、免费领取纪念品、宣讲会等方式与老人拉近关系,鼓动老年人以房屋作为抵押进行贷款,将贷款用于购买高收益的理财项目或者入住养老院,诈骗分子实际上是将老人房产的处置权转移给职业放贷人,前期老人还能获得收益,一旦诈骗分子跑路,老人只有独自面对贷款公司上门催债,不得已卖房还高利贷,最后钱房两空。 
以房养老常见套路: 骗局:以"房本在家无用"等类似话语为借口,诱导老年人将房产抵押给公司,承诺每月可以获得高额利润,还不耽误自住或租住。 真相:将老年人房产抵押给职业放贷人,所贷资金用于风险投资或放贷,一旦资金链断裂立刻卷钱跑路,留下老人面对贷款公司和职业放贷人的债务催收。 
(2)骗局:一次性投入"会员费"、"保证金",就可以获得高额利息回报,并享受"全国多城市旅居式养老"、"高端医护人员服务"等"养老陪护服务"。 真相:就是打着养老旗号的非法集资,承诺的利息回报和现金返还根本实现不了,而所谓的"养老公寓"、"养老陪护服务"更是空口大话、难以实现。
如何远离养老诈骗
预防以房养老诈骗,建议老年消费者: 一、要保持良好健康的心理状态,维持和坚定自己正确思想和理念。 养 二、要主动学习投资理财知识 明确投资理财不同于银行储蓄存款,各种理财产品均存在一定的风险。并积极与子女沟通,有不懂的可向子女请教,重视听取他们的意见。 三.远离和排斥可疑人员 现在有些骗子常常主动与老年人打招呼,套近乎,同时表现得很热情,此时有的老年人就容易放松警惕。我们提醒老年人,千万不要和 "陌生人"过于亲热,以免上当受骗。另外,独自外出时不要带贵重物品和首饰 四、要警惕高息理财项目,远离非法集资 要经得住"高息"理财项目的诱惑,不轻信商家任何"低门槛、高回报"的宣传,不购买通过理财群、旅游、讲座、电话或者上门推销的理财产品,不购买资金去向不明、投资业务不清、先交钱再找项目的理财产品,防止血本无归。
远离养老诈骗小妙招 妙招一 戒除贪婪心理 老年人不要轻信不明对象及可疑信息,要对高回报产品提高警惕。 妙招二 抵制虚荣心理 不爱慕虚荣,不因盲目追求他人的赞美、认可或爱面子而轻易相信陌生人,从而落入骗子的陷阱。 妙招三 强化警戒心理 遇事保持冷静,多调查、多思考,面对陌生人不轻易相信、不盲从,个人信息要保密。 妙招四 讲科学不迷信 心态乐观、积极,科学养生,要提高法治意识,平时可以多关注新闻媒体、社区宣传栏、标语等,开阔视野,紧跟时代步伐,提高自身防骗能力。 妙招五 常与亲友沟通 遇到拿不定主意的事情不急于决策,不固执己见,多听取亲友意见,常与亲友交流。从亲属子女角度,则要与家庭中老年人多交流,对他们给予更多关爱。
"以房养老"诈骗典型案例 这两年我的身体是明显不如以前了,刚退休时还不觉得,但现在多走几步路,膝盖就不得劲儿,前一秒钟还记得的事,转脸儿就忘了,看来不服老是真不行。儿女们都各忙各的,想起来了呢,就给我打个电话问候下。唉,打电话有什么用呢,也不来陪陪我…… 
几个月前,我在楼下和邻居们聊天时认识了小王。这孩子不但是外国留学回来的高材生,还对我们老人特热情,很快我们就熟悉了。他那个学校的名字我老是记不住,叫什么皇家金融学院,总之很厉害! 我一个人在家时,小王常来陪我聊天,没事儿的时候也陪我去公园转转。逢年过节的,他还会给我们这些大爷大妈带保健品。起初我不敢要,那东西可不能随便吃,但是小王说他妈妈也在吃这个,邻居们吃了也没什么问题,我才勉强收下。也许人家就是好心呢?

渐渐地,我发现小王不仅待人接物有礼貌,而且真心实意地关心我们。上个月他说公司有个专门为老年人开放的理财项目,收益还可以,让我也尝试一下。一开始我是拒绝的,媒体总宣传老年人要防诈骗,这点我很警惕。但是七单元的张姐也参加了这个项目,而且人家真的赚回钱来了。我想着要不就稍微投一点,养老金放在银行也没几个利息,不如拿出一些"活钱",赚了的话,将来要是生个大病啥的,不也给儿女减轻负担嘛! 过了一段时间,定期收到的回报让我对小王彻底放下了戒心,这个理财的回报率跟银行里的产品差不多,我投的钱也不多,人家要真是骗子,看我就投这点钱,不早就跟我断联系啦,还能一直陪我到现在?比我亲儿子对我都好呢!

上周,小王说很多跟我一样自己住的老人都办理了"以房养老",把自己的房子抵押给保险公司,由他们每月提供养老金,同时我还可以继续住在自己的房子里,听起来挺方便的。我问了问周围的邻居,他们都说国家确实有这个政策,这我就放心了不少。毕竟等我"闭眼"之后,这房子也就用不着了,不如现在让它来给我养老。于是,在小王的帮助下,我和他们公司签订了"以房养老"协议。

没想到,协议签好以后,我再也联系不上小王,他消失了…… 后来,我买的理财一直赔钱,辛辛苦苦存下的养老钱没有了,房子也不是自己的了。我的余生,该怎么办? 案例分析 骗子们的最终目的是骗取财物,现实生活中骗子们正是利用老年人渴望陪伴、容易跟风等心理特点和希望自食其力为子女减轻负担的美好愿望精心策划了一系列骗局,当你贪图这个"糖果"的时候,便是骗子"收网"的时候,结果人财两空,难以追回。任何人员打着"无风险""高回报"邀您投资时,要擦亮眼睛,不要放松警惕,切莫贪图"利息",万般骗术皆为财,遇到疑虑找人问,紧急情况请打"110"。
湖州市商品房销售养老诈骗举报方式 一、受理范围 1.商品房销售中以"养老"名义进行虚假宣传等涉诈问题,即:不具有房地产销售的真实内容或者不以房地产销售为主要目的,打着投资养老公寓、养老地产等幌子,以返本销售、售后包租、约定回购等方式非法吸收公众资金进行非法集资行为; 2.养老领域非法集资、传销等涉及房屋交易诈骗问题。 二、举报渠道 1.湖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举报电话:0572-2698063,举报地址:湖州市吴兴区莲花庄路137号湖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2号楼210室。 2.吴兴区住建局,举报电话:0572-2595853 3.南浔区住建局,举报电话:0572-3910035 4.南太湖新区建发局,举报电话:0572-2702502 5.德清县建设局,举报电话:0572-8061025 6.长兴县建设局,举报电话:0572-6039843 7.安吉县建设局,举报电话:0572-5020282
3300122-14167-52-最新文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