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的市容环境卫生与市民生活幸福指数息息相关,是展现城市文明形象,彰显城市文明程度的具体反映。环卫工人既是城市容貌的美容师,也是城市环卫的守护者。今年以来,湖州市紧紧围绕“浙江省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总体目标,通过实施《关于进一步改善环卫工人工作生活条件促进共同富裕的若干意见》,进一步提高环卫工人收入待遇,加强环卫工人工作生活保障,全力推动环卫事业健康发展。 一、聚部门合力,提高环卫工人收入待遇。湖州市凝聚财政、建设、人力社保、总工会等部门合力,从资金保障、政策支持、住房补贴等方面,全方位提高环卫工人收入待遇。一是提高环卫工人工资收入。自2022年1月起,环卫工人月工资收入由原来的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110%提高至120%,特殊岗位津贴直接翻一番(从每日10元调整至20元),全年享受4个月高温补贴和3个月冬季保暖费(共2100元/年)。据测算,一线环卫工人年收入可达到4万元左右,同比增长22.5%,增加部分的资金由财政部门全额保障。同时,该市计划于“十四五”期间逐步提高最低工作标准,环卫工人年收入将在5年内稳步提升至5万元左右,双环卫职工家庭年收入可达到浙江省中等收入家庭标准。二是加强环卫工人权益保障。在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住房公积金的基础上,针对环卫工人老龄化情况较为突出的问题,湖州市将超过法定退休年龄的环卫工人纳入单项工伤保险试行范围,为全市近7成超龄环卫工人提供了实质性的人身安全保障;将有住房困难的环卫家庭纳入公租房保障范围,按照“每人每月每平方补贴8.8元,每户保障住房面积36平方米”标准,积极采用租房补贴等形式提高保障覆盖面。目前,湖州市已有10户符合条件的环卫工人家庭领取住房租赁补贴,发放金额达4.9万元。三是建立工资专户监管制度。为杜绝发生环卫工人工资发放纠纷问题,建立环卫工人电子信息数据库,将工人基本信息、归属企业、作业范围等纳入智慧化监管,创新建立环卫工人工资专户监管制度。以湖州市区为例,湖州市市容环卫中心、湖州环卫市场化服务企业和湖州银行签订三方协议,实时掌握环卫工人工资发放情况,确保按时足额发放到位。 二、强基础设施,改善环卫工人工作条件。通过增加机械化作业设备、完善爱心休息驿站、强化智慧化监管等方式,减轻环卫工人劳动强度,改善环卫工人工作条件。一是提升机械化作业水平。稳步推进环卫作业市场化改革,提高对机械化设施设备在数量和功能上的要求。目前湖州市共有清扫车、洒水车及冲洗车等环卫作业车284辆,市本级建成区机械化清扫率达90.2%,县城达88%。针对非机动车道、背街小巷等常规环卫车辆无法进入作业的问题,新增微型新能源冲洗车,集清扫与自由冲洗等多功能于一体,提升环卫作业质效,减轻环卫工人劳动强度。二是完善爱心休息驿站。近年来,湖州市委组织部、市总工会充分发动机关事业单位、沿街商铺、银行、商场等,结合公厕、再生资源回收站点等改造,建成爱心休息点、“湖城26℃”红色驿站等近400个,配置了空调、微波炉、医药箱、开水器等,让辛勤作业的环卫工人累了有处歇、渴了有水喝。三是增强精准化作业引导。创新建立环卫智慧监管中心,依托GPS定位、监控设备等物联设备,将环卫作业车辆、工人电子工牌、巡查设备等纳入监管平台,通过平台数据自动采集分析,实时掌握重点难点保洁路段,提高环卫工人作业精准度。 三、凝社会温暖,营造关爱环卫工人氛围。积极撬动社会力量,营造尊重劳动者、关爱环卫工人的浓厚氛围。一方面是为困难环卫工人提供资金补助。湖州市城镇环境卫生协会成立“守卫者”公益基金,首期募集捐款10万元,已为25名从事再生资源回收的“铛铛”师傅及2名生活困难的环卫工人提供资金补助;民革湖州市委会联合湖州德马工业设备有限公司,连续8年慰问贫困环卫工人。另一方面是加强人身安全保障。基于环卫工人作业的危险性,严格要求环卫市场化服务企业统一为环卫工人购买意外伤害保险(保险额度不低于60万/人·年)。此外,新华保险自2017年起每年自发为全市9300位环卫工人提供总计9.3亿元的意外险保障,进一步增强环卫工人应对意外事故的风险抵抗能力。 四、强职业认同,提升环卫工人社会地位。通过树立先进典型,示范带动环卫从业者提高职业素养和履职能力,提高环卫工人社会地位,扩大环卫行业社会影响。一方面是凝聚榜样力量。加大对基层环卫单位和环卫工人的激励,开展环卫典型人物、集体选树等活动,在各级荣誉评选活动中向基层环卫单位人员倾斜。去年以来,共推选1名一线环卫劳模成为党代会代表,近20名环卫工人获得浙江省最美建设人、浙江省城市市容环境卫生工作成绩突出个人、湖州市劳动模范、湖州市最美环保人等省市荣誉称号,以榜样的力量带动环卫行业持续向上向好发展。另一方面加强技能培训。充分发挥环卫协会的桥梁纽带作用,组织全市环卫行业相互交流学习,举办道路清扫职业技能竞赛、职业技能培训等活动,提高环卫从业者的职业素养和技能水平,增强职业自信心,不断提升环卫作业质量和精细化管理水平,更好地为市民创造干净整洁的生活环境。
3366743-14176-52-行业动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