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委员提案办理
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建议提案办理 > 政协委员提案办理
索引号:   002564299/2020-00158 发文时间:   2020-10-26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时限:   长期公开
文件编号:   湖建提函〔2020〕22号 发布机构:   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湖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关于市政协八届四次会议第327号提案答复的函

 

湖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关于

市政协八届四次会议第327号提案答复的函

 

政协八届委员会文学艺术界别:

你们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湖州传统村落活态保护的建议》的提案已收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2012年全市启动传统村落保护工作以来,南浔区荻港村、港胡新兴港村,吴兴区义皋村,安吉县鄣吴村,长兴县上泗安村、仰峰村(共计6个)入选国家级传统村落,吴兴区菰城村等35个村庄入选省级传统村落,德清县戈亭村等5个村庄入选市级传统村落。

在传统村落保护工作中,各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开展了一系列扎实有效的保护工作。市农业农村局根据全省统一部署,从2013年开始,共启动八批55个历史文化村落的保护利用工作。市建设局会同有关部门对全市传统村落分层、分类、分批进行调研、整理。2015-2018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开展了百名规划师联系服务百个传统特色村的行动,全市规划干部联系服务108个传统特色村全面铺开,建立了特色名录,打造科学的规划设计方案。保护名录将传统特色村分为古建筑村、自然生态村和民俗特色村三类,运用图文并茂的形式,通过仔细的现场调查,深入挖掘村庄各类资源,对村庄传统特色进行分类整理和详实记录。编制村庄规划的时候,规划师们积极走村入户,村庄规划设计由“自上而下”向“自下而上”转变,让村民同时成为规划设计编制的参与者、践行者。市文广旅游局完成了义皋范家大厅、荻港章鸿钊故居、礼耕堂、大钱节孝坊等文物的保护修缮工作。2019年指导推进辑里湖丝博物馆、湖镜博物馆、通灵奇石艺术博物馆共3家非国有博物馆落户辑里、义皋、龙山村。近期,菰城村也已完成非国有博物馆落户规划。自2019年启动文物标本进文化礼堂行动以来,市文物保护管理所先后同路村、东马干等村签订合作协议,为文化礼堂提供出土的文物标本,展示所在村的历史积淀。

在市建设局负责的传统村落保护资金方面,目前除国家级传统村落有中央专项补助资金300万以外,省级传统村落只有规划补助资金20万,真正落地只能结合美丽宜居示范村建设、历史文化村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农村环境卫生长效管理等其他各部门相关工作一同推进。

下一步,我局将继续完善相关保护制度和措施、理顺管理体制、强化保护规划编制,进一步推进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开发。

一、科学编制规划,坚持规划引领。一是通过制定传统村落保护和开发利用规划,用规划指导保护,用规划约束开发。坚持以“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为原则,通过村域环境保护、格局风貌保护、传统建筑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传统文化保护,力求做到完整保护、适度改造、合理利用、传承发展。二是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正在编制的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将主体功能区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乡规划等融合为统一的规划,实现“多规合一”,将从更多层面统筹考虑村庄建设、保护等乡村振兴内容,并在下一层级的乡镇国土空间规划中落实对传统村落的保护内容,并提出具体的指导意见。结合近几年的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在梳理乡村闲置土地资源的同时,注重传统特色文化村落的保护与利用。三是优化文物保护工程资质审批,将文物保护工程资质的审批作为市跑改办“证照分离”改革试点的事项,逐步优化审批服务,减少审批资料的报送,加快审批流程,缩短办事时限,为文物保护工程相关资质单位注册审批提供便利。

二、以“传承文化”为重点,科学开发传统村落。坚持因地制宜、尊重自然、生态优先、以人为本的理念,注重传统村落布局与周边环境相协调,注重发掘地方特色,在原有形态上改善居民生活质量。一是对严重影响整体风貌的现代建筑,指导乡镇采取迁出、置换、补偿等多种方式予以拆除或整体改造;对核心保护范围外的建筑和公共空间节点,加强整治提升村落风貌,适度有机更新,避免将广场、公园、草坪、喷泉等城市景观生硬嫁接到传统村落。二是最大限度发挥传统村落内现有各类设施功能的前提下,综合考虑生态承载力和资源承受力,统筹开展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服务功能。对以木质结构为主的传统村落,同步开展白蚁防治和消防设施建设,强化传统村落防灾安全保障。三是注重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弘扬,深入挖掘历史文化资源,对每个村落的古民居、古树名木、古桥、古遗址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全面梳理,完善档案,系统展示。把历史文化、地域文化和现代文化进行融合,促进发展乡村旅游、乡村民宿、户外运动等相关产业,尤其是利用互联网、物联网等现代技术,形成“互联网+传统村落”的产业发展态势,不断提高村民和村集体经济收入,着力激发传统村落的生机与活力。

三、进一步建立多元化保障机制。一是加强组织保障。建立传统村落保护“五个一”机制:区县政府确定1名领导,负责统筹协调;乡镇政府确定1名领导,负责具体管理和实施;每个传统村落落实1名以上对口指导专家,指导重要节点和传统建筑的修缮改造方案;每个传统村落聘请1名以上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带班工匠主持项目实施;指定1名热心保护工作的本村常住居民担任村级联络员,负责宣传保护政策、反映项目进展。二是加强资金保障。指导乡镇广泛凝聚相关社会力量,动员社会力量参与传统村落保护,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充分发挥村集体和专业经济合作组织的作用,积极引导当地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金融资本、科研院所和个人投资捐资,为传统村落保护项目提供资金支持。三是加强人才保障。培养一批本土“工匠”,主要是从事乡土建筑营造的传统工匠,如木工、泥工、石工、石雕、砖雕、漆艺、灰塑等,以及传统手工艺人等,邀请专家对他们进行系统的培训,掌握技能,学习传统村落保护理念。努力提高农村建筑工匠收入和地位,促进优秀传统建筑技艺传承与创新。组织“大学生再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利用假期深入传统村落驻村学习,帮助开展保护工作。

衷心感谢你们对城乡建设工作的关注,并希望今后一如既往继续得到你们的关心和支持!

 

联系人:潘晨龙,联系电话:0572-2597847

 

 

湖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2020828

 

抄送:市政府督查室,市政协提案委员会,市文化广电

旅游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农业农村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