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湖州建设 >行业动态
显示:
正文内容
政策支持 建改并举 协同联动 湖州市全力推动绿色建筑发展领先领跑
 更新日期:2022-03-10 15:02:38 来源:湖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近年来,浙江省湖州市坚持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为引领,以全国唯一绿色建筑和绿色金融协同发展试点城市、全国首批政府采购绿色建材促进品质提升试点城市建设为契机,在政策体系、项目落地、金融保障三个方面创新破难,推动建筑业全面绿色转型,为加快实现建筑领域碳达峰、碳中和探索有益经验。2021湖州市新增绿色建筑面积2323.9万平方米,同比增长41.6%;年节能达147.98万吨标煤,可再生能源利用节能达225.38万吨标煤,可减少碳排放56.89万吨。

一、强化政策支持,推动绿色建筑扩面

一是出台政策促产业发展。针对绿色建筑领域供需市场未激活、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难点堵点,在全国率先出台《关于加快绿色建筑提质发展的意见》,从加快提升绿色建造供给、引导绿色建筑消费、发展绿色建材产业3个方面,推出涉及规划、产业、财政、金融、政府投资管理等16项政策激励措施,以明确政策推动绿色建筑供给、消费、产业之间形成良性循环。

二是规范标准促项目落地。在全国率先编制并发布《湖州市绿色建筑评价导则》《湖州市绿色建筑设计导则》等地方标准,为项目实施提供详实的技术指标和推进指导。2021湖州市累计获得二星级以上绿色建筑标识建设项目25个,绿色建筑标识占比全省排名第一;建筑面积达353.56万平方米,为上一年度的9倍。

三是完善法律绿色推广。积极推动绿色建筑和绿色金融协同发展纳入地方立法体系,在全国首部地市级绿色金融促进条例《湖州市绿色金融促进条例》的编制过程中,明确要求提高绿色建筑比重,加强绿色建筑质量监督管理,为绿色建筑的推广提供法律支撑。截至目前,绿色建筑贷款余额218.19亿元,占全市绿色信贷余额10.87%,同比增长56.25%

二、坚持建改并举,推动绿色建筑提质

一是打造绿色建筑示范高地。率先开展超低能耗建筑试点,打造余不谷国际度假小镇、长兴朗诗布鲁克被动房、湖州南太湖CBD项目B2-7地块办公楼等多个零碳建筑示范项目,实现超低能耗和近零排放,平均单位建筑面积碳排放可减少90%。将绿色建筑二星级标准设定为南太湖新区长东片区土地出让前置条件,高标准打造全域绿色建筑示范片区。2021示范区内二星级及以上绿色建筑占比达35.2%,同比增长46.3%

二是推进既有建筑绿色改造。以金融支持和能耗监测评价为突破口,结合城市更新、老旧小区改造等,推进具备条件的存量建筑实施节能改造,推动全市既有建筑绿色化改造形成规模效益。2021年,完成既有公共建筑改造15.9万平方米,改造后建筑年节能达249.39吨标煤,综合节能率超20%,可再生能源应用面积645.7万平方米,远超省定300万平方米目标。

三是实施绿色建材集中采购。上线湖州市政府采购支持绿色发展服务平台,通过全国首个政采云绿色建材馆进行绿色建材批量集中采购、标准专业审查,在降低绿色建材采购成本的同时,减少工程采购中以次充好”“偷工减料等问题。2021以来,已先后开展湖师附小(西山漾校区)改扩建工程等11个政府采购绿色建材试点项目,通过规模带量采购节省财政资金150余万元。

四是推动装配式建筑升级。加快装配式建筑基地建设,推进装配式建筑设计、生产施工一体化。鼓励高装配率项目落地,对装配率在50%以上的项目给予2%-5%的容积率奖励,推动新开工装配式建筑面积实现跨越式增长。目前,湖州市建成装配式建筑生产基地25个,2021新开工装配式建筑面积达到895万平方米。

三、加强协同联动,推广绿色金融服务

一是合作推广绿色建筑信贷产品。与湖州市人行、建设银行、兴业银行等机构合作,在近零能耗建筑、农房绿色建筑、绿色建材等方面加大信贷支持,推动零碳建筑贷”“低碳提效贷”“绿色建筑贷30余款产品落地。如推出全国首个农房绿色建筑贷,专项支持新建或改建的绿色农房建设,有效解决农村住房贷款担保难、期限短、周转烦等问题,累计为365户农房绿色改造提供9087万元资金支持。

二是合作推广绿色建筑保险服务。与人保财险、浙商保险等公司合作,全面推广保险+服务+信贷绿色建筑性能保险,为项目推进提供第三方TIS服务(项目风险管理和绿色建筑认证提供服务),通过政、保、企多方联动,保障绿色建筑从绿色设计真正走向绿色运行。如吴兴区诸葛小学建设工程、正黄和锦府、滨江半岛和湖州绿色新材厂房等项目,已实施投保费用达340万元,覆盖绿色建筑面积达38.7万平方米。

三是合作探索碳中和效益机制。与湖州市城市集团等合作探索新的融资渠道,创新发行碳中和债,募集资金专项用于三星级绿色建筑项目,满足开发企业融资需求。如市城市集团发行全省首单绿色建筑碳中和债券,专项用于以国家绿色建筑三星级标准设计建造的南太湖未来城CBD项目,建成运营后预计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0.28万吨。

 


 [打印文章]